从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谈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釉里红瓷器是一种用铜元素为呈色剂在白瓷素坯上描绘图案花纹,再罩上透明釉汁于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这个器种创烧于元代,明洪武时得到继承和发展。此时纹饰的勾勒描绘、平涂渲染、红地露白等难度较大的瓷绘技术已能运用自如,而且铜红色料的呈色也较元代稳定,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彩瓷品种。本文附图所示的这件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口径8.7、足径11.6、高32.5厘米;撇口、束颈、溜肩、垂圆腹、圈足、釉底、无款识。此瓶由口至足以变化中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造型,胎釉洁白细致,通体以略浅的紫红色描绘花纹:里口绘卷草纹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收藏家》 1996年5期
出版日期 1996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