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政治波普艺术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政治波普。该艺术形式采用西方波普的艺术语言,结合人们熟知的政治形象或商业代表,来表达幽默、荒诞或嘲讽之意,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精神。当时,苏联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政治波普,对中国政治波普的构建与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20世纪年初代苏联解体后。国际艺术市场不再对苏联的“当代艺术”重视,苏联政治波普很快便失去了价值,从1994年起,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于是,国际艺术市场便将视角转向中国的“当代艺术”。
作者 王斐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4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