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创作三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文人篆刻是书意、刀法、石趣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赵之谦曾批评当时篆刻创作中存在的一种弊端曰:“古人有笔又有墨,今人仅见刀与石。”这里说的“笔墨”,指的是书法意味。若忽视了书法,只是一味的以刀剜石、玩弄刻技而已,必无艺术情趣内涵可言。但反过来说,如篆刻只是将书法被动地再现在石材上,而未发挥刻刀技能与石材质地的特点,也不能产生优秀的篆刻艺术品。所以说,三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现就我的一些作品,谈谈我在创作时的部分构想与处理方法。平中求活印例:贺新海印、启功韵语、邹伟伦印平满布局的印章容易拘谨、死板,所以尤应注意在横平竖直、笔画匀称、方形方整的格局中,适度地造成笔意变化、运动节律变化和疏密变化。前二者是造成线条平实而又生动的重要手段,如将线条起笔与收笔处或圆头,或方头,或呈斜切面状,或使线条稍有一头粗一头细等,似可获得书法的笔触形态。再者,使线条具有微妙的运动节律,即微作凸势或凹势,或稍作波动,平行重叠的线条间略作长短、高低不一,使之更具有书法中笔势运动的贯气意味。疏密变化则是避免字形呆板的重要手段。如“贺新海印”中“水”旁的下部三直画间,左二画靠近,并以残破法相并,右二画间空疏。“印”的下部...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青少年书法》 2003年20期
出版日期 200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