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正>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据苏舆《董子年表》),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他少年时治《公羊春秋》,与公孙弘同学于胡母生。汉景帝元年(前156年)与胡母生一起立为博士。他授徒著书,十分用功,有“三年不窥园”之说(《汉书·董仲舒传》)。曾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被任命为江都

  • 标签: 董仲舒 哲学思想 汉武帝 天人感应 统治者 目的论
  • 简介:<正>《淮南子》是由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年)主持、众宾客集体撰写而成。这是继《吕氏春秋》之后,一部以道为主兼采众说的体系较完整的鸿篇巨制,对汉以后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仅就《淮南子》哲学思想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加以论列。由于刘安哲学是董仲舒哲学的对立面,所以也不得不对它们进行一些比较研究。

  • 标签: 《淮南子》 哲学思想 董仲舒 《缪称训》 《吕氏春秋》 “真人”
  • 简介:<正>一、《易经》哲理概论王船山的易学,是他学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易经》哲学的代表。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在汉朝专门注解,建立象数;在宋朝零碎讲解,没有系统;在清代从事考据,讲述图解。王船山则排除汉朝的象数,从哲学思想解释全部《易经》和《易传》。成立他的易经哲学

  • 标签: 宇宙 太极图 王船山 乾坤并建 八卦 哲学思想
  • 简介:<正>我国南宋时的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事功学说的集大成者。在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盛行时,叶适接过事功派所另树的一帜,把这派学说推向一个新水平,确立了与理学、心学鼎足而立的地位。然而,作为事功派集大成者,必有其思想渊源。我们重视对叶适哲学思想的研究,当然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先驱、永嘉学派的导源者薛季宣和陈傅良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对他们作一点初探。

  • 标签: 陈傅良 哲学思想 道器关系 事功之学 唯物论 永嘉学派
  • 简介:孟喜为西汉象数易的创建人,其易学后人称之为“卦气”。卦气乃结合“学”与“术”成一结构庞大的思想体系。就学而言,乃承受先秦伏、文、孔三圣的易学精神;就术而言,乃用于当时流行的占断灾异、吉凶及祸福。然而后世易学界受儒学重经思想的影响,多轻视象数,以“术家”视孟喜。作者兹特提出孟氏卦气中对于六十四卦卦序之排列。并详作象敷之解析,以见孟氏易学实具有学术思想之价值。

  • 标签: 孟喜 卦气 卦序 四正卦 十二辟卦 象数学
  • 简介:在进行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关注本体论,而中国古代哲学更加注重实际.事实上,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关注本体论的事实.我们的祖先不但在古希腊哲学家之前就提出了"五行"的哲学思想,而且更在"五行"思想产生前,他们就已经在思索、研究"土"、"水"、"气"等元素,并朦胧地提出了它们是物质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古代希腊哲学家们对于物质世界起源问题的探索是没有间断过的,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探索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则常常被以立身处世为目的的社会哲学所打断.

  • 标签: 气——风 “五行”
  • 简介:该书是孙以楷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家与中国哲学”的最终成果,由孙以楷教授、李霞教授、陈广忠教授、陆建华副教授等十二位学者用十年时间撰成。它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道家哲学研究为主体,探讨每一历史时期道家哲学与其他中国哲学流派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厘清了

  • 标签: 中国哲学 道家哲学 主体 时间 学者 成果
  • 简介:<正>1981年10月,在杭州全围末明理学讨论会上,我认识了老学长、宋史专家姚瀛艇教授,交谈之中,得知河南郑州、开封、新乡的几位学者正在合作研究宋代哲学史。以后在几次学术会议上,特别是1938年4月在全国洛学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我又陆续认识了这个科研集体中的几乎全体同志。他们十余年来精诚合作,继出版《北宋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之后,又完成

  • 标签: 传统文化 北宋 思想史 发展史 道学 佛教
  • 简介:<正>中国哲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已为举世公认。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称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奠基时期”或称作“奠基阶段”,即中国哲学先秦阶段。后来的哲学流派众多,追溯上去,差不多部可以在先秦哲学中找到它们的源头。正如欧洲近代文化差不多都

  • 标签: 三个时期 中国哲学 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外来宗教
  • 简介:本文从生态文明之生态哲学的新视野透视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包含了内在关系存在论('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生态存在观、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道在万物的的生态价值观、人副天数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寡欲''节葬'的朴素生态主义的适度消费观.

  • 标签: 生态文明 中国传统 生态哲学 内在关系 生态存在论
  • 简介:<正>从五十年代以来,因受苏联日丹诺夫《在西方哲学史讨论会的讲话》的影响,哲学史研究都强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七十年代之初更强调两军对战。从历史事实来看,无论中外,哲学中确实存在着唯物主

  • 标签: 唯物主义 宗教信仰 唯心主义 中国哲学史 以心为本 唯心论
  • 简介:<正>任一社会都是有机的整体,其中的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中国当前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由此推动的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文化方面的相应进步。因此,哲学这一社会发展的目的理念与文化进步的基本价值观念的提供者,在中国历史转折的这一关键时期,责无旁贷地应当承担起自己的重负。中国哲学重建的必然性,正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形成一种呼声。

  • 标签: 科学主义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本体论 西方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
  • 简介:<正>在什么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哲学是尘世的在对中国哲学所作的许许多多的概括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哲学更注重此生此世而不像印度哲学那样富于思辨。假如我们问,中国哲学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是尘世的,人们可能告诉我们,它首先是人道的、以人为中心,它研究人的道德生活以及社会关系。当听到或读到这类概括时,具有批判性思想方式的人,就立即会提出反驳,或至少作出一些澄清。例如,就上述的概括来看,人们可以反驳说,印度哲学同样也是以人为中心的,

  • 标签: 道家 佛教 中国哲学 传入中国 禅宗 新儒家